養老社區絕非一般人所熟悉的傳統的養老院、福利院,而是一個文明社會用年輕的心態孝敬老年人的場所,是老年人享受自由、悠閑和從容的理想之地。
走進養老社區,聽取畫家心聲
自2014年7月入住上海親和源老年公寓以來,已近7年了。入住會員中有退休工人、教師、醫生、離退休干部,還有高科技的專家、教授,真是群英薈萃、藏龍臥虎。
在一次次的文藝聯歡中,老人們身穿禮服,唱歌跳舞,并用英語、俄語進行朗誦、演唱,他們積極樂觀、永不服老的生活態度和寶刀不老、雄風長存的精神面貌令我震撼。由此,激起我用畫筆描繪他們、贊美他們、歌頌他們的愿望。要畫他們,先得和大家交朋友。
2號樓的馬學仁先生是第一位進入我視線的人物,在龍惠線公交車上,我曾多次看到這位有藝術家風范的老者在用鉛筆作畫。經過交談,得知他也是親和源會員,他曾是錦江集團飯店的退休工人,是虔誠的伊斯蘭教信徒。性格開朗的馬老身體健壯,酷愛畫畫和書法,走進他家,滿屋都是繪畫和書法作品,他雄心勃勃,準備在年滿90歲后拿出90幅作品開個人畫展進行義賣,并希望將所得善款捐贈于慈善機構。他的高風亮節令我敬佩,于是,我成了他家的???,而他也自然成了我筆下的第一位模特。
就這樣,我開始了親和源“百老圖”的創作歷程。我一邊畫,一邊了解他們,一個個鮮活感人的故事也由此躍入我的畫作之中。
郭慧秋,年近九旬,熱心音樂事業,她指揮、唱歌、彈奏鋼琴,樣樣都是高手。難能可貴的是,她還照顧著九十多歲的失明老伴,每天都要攙扶他去醫院吸氧、去食堂吃飯,雖然她說起來很輕松——讓他動一動,但這長此以往的堅持,著實令人感動。我把她倆手牽手散步的鏡頭拍下來,作成了一幅題目為“老伴”的畫。
吳震、沈竹英是一對年近九旬的離休老干部,又都是書畫高手,他們思想境界高尚,將一百多幅心愛的書畫作品捐獻義拍。我邀請吳老為《百老圖》題字,他欣然接受,并寫下“親和源百老圖”六個字,他倆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我筆下人物,以表示對他們的感謝之意和贊美之情。
102歲的老人張勝天住在親和源醫院,他有5個孝順的兒子和一個女兒,大兒子已78歲,是退休的中學教師,父子二人經常是我家的座上賓。園內,經??梢钥吹絻鹤油浦细赣H散步的場景,這道呈現人間親情的景色,自然成為我筆下的又一組對象。
在晚會舞池中,常常能看到80多歲的李厚敏先生瀟灑自如的身影,他是理工男,又精于中外文學和藝術。畫像時,他能流利地背誦普希金的優美詩篇,我將詩句記錄在他肖像旁,畫面既文藝又別致。
90多歲的王麗珍是一位很健康、很精神的老人,她說她心態好,做人追求三個“樂”字:自得其樂、助人為樂、知足常樂。而每個子女的孝順和對她的關愛,也讓她能充分享受幸福的晚年。
60出頭的袁剛為了服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90多歲的老母親,放棄了與妻兒在美國的生活,選擇留在國內,他說,這樣夜里“睏得著覺”。同樣60多歲的黃洪祥每天都會開車1小時來到親和源,陪伴80多歲,腦梗過的母親散步,他做好飯菜,推上老母親去吸氧,再開車回去上班,無論刮風下雨從不間斷。以上二位真是“百行孝為首,百善孝為先”的典范,這些正能量值得發揚光大,為這兩對母子畫像,就是在為他們點贊。
每個被畫的對象都有一個故事,在此無法一一列舉。親和源群英薈萃,《百老圖》里就有中國援建坦贊鐵路的總工程師陸大同;有紡織女工顧明珠;老工人楊佩芳、許德珍夫婦;有參加過高端科技研制工程的專家王行豐及夫人王月清(大學老師),有園林工藝大師錢惠??;有上影廠的老編劇王蘇紅;有大導演宋嵐;有交大焊接教授周光褀及夫人陸棠教授;有交大的船舶教授,又是書法大師的陳伯真;有退休前為企業家,退休后是書法大師的周國光……現在,我已經畫了近百位老人,還有許多要求畫像的,我也將一一滿足。
能為這些不平凡的平常老人畫像真的很榮幸、很享受,有的老人說,你這樣為我們服務,怎么感謝你呀?我說,更應感謝你們,是你們給了我這么好的創作素材和機會。將《百老圖》匯編成冊,給親和源的老人們看看,也讓兒孫們看看,讓大家看到我們民族的精華聚集于此,他們還在發光發熱。老人們在這里開心、幸福地享受著余生,也希望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能得到傳承,為國家更興旺、更發達盡一份微力,這也是我畫《百老圖》的初衷。
本文地址:居住在養老社區的“畫家”